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蔣勳談起小時候。物資不豐富,生活卻是快樂的。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
圖說:美學大師蔣勳開講,現場座無虛席。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
圖說:蔣勳分享新作《五行九宮—母親的料理時代》,透過料理,娓娓道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。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
圖說: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(左)致贈獎座結緣品予蔣勳(右)。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
圖說:大里美群國小校長葉中雄(第二排左4),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陳仲由之邀,與夫人一起率領25位義工,至現場聆聽講座,共同學習成長。 人間社記者趙志霞攝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蔣勳懷念母親的料理時代
2023-05-30
以「厚道」為主題的2023年佛光山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系列講座,5月28日邀請美學大師蔣勳,分享《五行九宮—母親的料理時代》一書。於疫情期間,蔣勳在池上生活,對母親的記憶重新產生連結,透過料理,娓娓道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,懷念舊時代純樸的生活,也對當前過度消費地球的生活態度提出省思。現場及線上同步聆聽人數近8600人。
提到對厚道最初的認識,蔣勳表示,是來自於母親對生命的尊重與包容,從母親身上學到用最溫和的方法與人相處。也從做菜當中,教會他品嘗甜、酸、鹹、辣、苦、辛。
蔣勳小時候家住大龍峒保安宮廟口,幼時文學、音樂、戲劇的啟蒙,便是來自於廟會和節慶的活動,以及在幫母親摘菜掐菜、整理毛線時,母親所敘述的《白蛇傳》、《封神演義》等故事。
母親是西安人,也是當地最早接受師範教育的12位女性之一,滿腹的理想卻因中日戰爭而破滅,學業被迫中斷,滿腔熱血的轉而投入受傷士兵的救援工作。每每聽到母親敘述戰爭的故事,蔣勳都覺得十分驚悚而不可思議,也慶幸幾十年來,度過平安,沒有戰事的幸福生活。
擁有一身好手藝的母親,在逃難時,每到一處,就學會做當地的菜,兒時因少有機會上餐館感到遺憾,後來才深深覺得,25歲前都能吃到媽媽親手做的菜,是最大的幸福,是米其林星級餐廳也比不上的。除了廚藝,母親的巧手慧心,也展現在刺繡及編織,家中的枕頭套、被套都是她一手製成;舊毛衣還能拆掉重新設計再織成新毛衣,任何再名貴的品牌,都不如母親一針一針織出的真心實意。
蔣勳認為時代文明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,工具改良,方便人類的生活,卻也使人的能力退化。小時候曾幫母親用泥土塑灶門,負責生火讓母親作飯菜,能用雙手做出生活用具,是最快樂的事。以前物資缺乏,生活困苦,現在資源取得容易,卻也導致人們的不珍惜與浪費。
3年池上龍仔尾的鄉居生活,透過原住民及客家人,蔣勳認識了許多野菜,吃到小時候媽媽煮的寶釧菜,也就是馬齒莧(豬母奶),重新回味母親說過的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的救命菜。他發現台灣山林海洋資源豐富,食材也很多樣,扶桑花心的蜜、現摘的茭白筍自、烤番薯,都是大自然提供的零食。
疫情的肆虐讓人心生恐慌,蔣勳不禁思考,如果資源不足,該怎麼辦?其實他並不擔心,對他而言,只要再過回小時候的生活就可以了。時代在進步,但對空氣的污染,水質、環境的破壞,人類也要負起一定責任。或許人們應該過比較傳統的生活,減少地球資源的損耗。
AI時代來臨,蔣勳深信,仍有一些事是AI做不到的,比如此次講座主題「厚道」便是,「當別人對我不友善,我仍能冷靜厚道對待別人,就超越AI了。」
大里美群國小校長葉中雄,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陳仲由之邀,與夫人一起率領學校25位義工,至現場聆聽講座,共同學習成長。聽眾郭鳳儒表示,蔣勳母親做菜的性格與自己十分相似,聽完非常歡喜,馬上又上網重聽一次,更想動手試試「山藥麵線」以及「水八仙」。
提到對厚道最初的認識,蔣勳表示,是來自於母親對生命的尊重與包容,從母親身上學到用最溫和的方法與人相處。也從做菜當中,教會他品嘗甜、酸、鹹、辣、苦、辛。
蔣勳小時候家住大龍峒保安宮廟口,幼時文學、音樂、戲劇的啟蒙,便是來自於廟會和節慶的活動,以及在幫母親摘菜掐菜、整理毛線時,母親所敘述的《白蛇傳》、《封神演義》等故事。
母親是西安人,也是當地最早接受師範教育的12位女性之一,滿腹的理想卻因中日戰爭而破滅,學業被迫中斷,滿腔熱血的轉而投入受傷士兵的救援工作。每每聽到母親敘述戰爭的故事,蔣勳都覺得十分驚悚而不可思議,也慶幸幾十年來,度過平安,沒有戰事的幸福生活。
擁有一身好手藝的母親,在逃難時,每到一處,就學會做當地的菜,兒時因少有機會上餐館感到遺憾,後來才深深覺得,25歲前都能吃到媽媽親手做的菜,是最大的幸福,是米其林星級餐廳也比不上的。除了廚藝,母親的巧手慧心,也展現在刺繡及編織,家中的枕頭套、被套都是她一手製成;舊毛衣還能拆掉重新設計再織成新毛衣,任何再名貴的品牌,都不如母親一針一針織出的真心實意。
蔣勳認為時代文明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,工具改良,方便人類的生活,卻也使人的能力退化。小時候曾幫母親用泥土塑灶門,負責生火讓母親作飯菜,能用雙手做出生活用具,是最快樂的事。以前物資缺乏,生活困苦,現在資源取得容易,卻也導致人們的不珍惜與浪費。
3年池上龍仔尾的鄉居生活,透過原住民及客家人,蔣勳認識了許多野菜,吃到小時候媽媽煮的寶釧菜,也就是馬齒莧(豬母奶),重新回味母親說過的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的救命菜。他發現台灣山林海洋資源豐富,食材也很多樣,扶桑花心的蜜、現摘的茭白筍自、烤番薯,都是大自然提供的零食。
疫情的肆虐讓人心生恐慌,蔣勳不禁思考,如果資源不足,該怎麼辦?其實他並不擔心,對他而言,只要再過回小時候的生活就可以了。時代在進步,但對空氣的污染,水質、環境的破壞,人類也要負起一定責任。或許人們應該過比較傳統的生活,減少地球資源的損耗。
AI時代來臨,蔣勳深信,仍有一些事是AI做不到的,比如此次講座主題「厚道」便是,「當別人對我不友善,我仍能冷靜厚道對待別人,就超越AI了。」
大里美群國小校長葉中雄,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陳仲由之邀,與夫人一起率領學校25位義工,至現場聆聽講座,共同學習成長。聽眾郭鳳儒表示,蔣勳母親做菜的性格與自己十分相似,聽完非常歡喜,馬上又上網重聽一次,更想動手試試「山藥麵線」以及「水八仙」。
最新消息
丹佛講堂感恩節送暖 三好四給關懷社區警消與基層服務人員
2025-11-27曼城佛光人再展慈悲願力 捐贈物資助抗癌研究
2025-11-27菩提寺感恩節送暖 向人民保母致敬
2025-11-27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參訪佛館 讚歎佛光山行善「有影」
2025-11-27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母親──徒眾們口中的老奶奶4-3
2025-11-27松信分會彩繪燈籠 社區里民歡喜豐收
2025-11-262025年《綠・蔬食評鑑指南》 65家星級餐廳獲表揚
2025-11-26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
2025-11-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
2025-11-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
2025-11-26
相
關
消
息







